聯係草莓网站
谘詢熱線 13987694123
首頁
昆明草莓网站app下载竹藝
您現在的位置:首頁   裝修百科 材料知識

竹製樂器,清心曉月

作者:  上傳時間:2017-10-30 12:38:25
    從古到今,由於竹的結構加之生長的普遍,與我國文化藝術——尤以美術,音樂——結下了不解之緣。用竹製成的樂器非常之多,如“笛”、“蕭”、“笙”、“箏”、“竽”等等,不勝枚舉。

簫,是最為熟知的竹製樂器。相傳自古代西域羌族傳來。笛是橫吹的,與它相似而直吹的便是“簫”。相傳,簫為舜所造。當時簫的名稱叫“參差”,就是“參差不齊”的意思。這是因為古簫是多管排列(即“排簫”),為了使音高低不同,管的長短也就不相同,故名“參差”,古簫有封底和無底的兩種,前者叫“底簫”,後者為“洞簫”。

箏,現在仍經常用於演奏的中國古絲弦樂器。關於它有兩種美妙的傳說:其一,“秦有綩無義者”。由於二人相爭得名。其二,“箏,施弦高,急,箏箏然也。”。李斯於公元前237年上書秦王政時就提過箏,故又名“秦箏”,古箏有十三弦,現代的箏有二十一根弦。

築,古老的擊弦樂器,有十三弦。弦下設柱,演奏時,左手按弦一端,右手執竹尺擊弦發音。“高漸離擊築,荊軻和而歌”便是指的它。箏與築是差不多同時代出現的古竹製樂器。

笙,我國重要的簧管樂器

竽,成語“濫竽充數”所指的就是它。竽形似笙而較大戰國前即盛行。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中出土的竽有二十二管,分前後兩排,足見它在古代已是發展得比較完善的樂器。

箜篌,也是與竹有關的古撥弦樂器,相傳為“漢武帝使樂人侯調所造,以祀大一”,或雲:“豎箜篌,胡樂也,漢靈帝好之……”箜篌的出現可能受了西域樂器的影響,除豎箜篌外還有一種臥箜篌,均已失傳。